正向教養 (上)

講師背景—黃柏嘉心理諮商師

 

每天都在輔導家暴等比較辛苦的家庭,每個月輔導30-50對,孩子出生後, 選擇遵從自己小時候的夢想當家庭主夫,一做就是十年。全職爸爸的生活大概是這樣: 每天五六點起床,準備早餐,目送太太出門上班,帶小孩出去活動,中午弄餐飯給小孩吃,小孩睡午覺自己趕快處理家事,小孩起來之後再帶小孩出去活動,之後回家幫孩子洗澡,煮晚餐並等太太回家一起開飯,廚房工作善後完畢才可以出去”兼差”做心理諮詢輔導,晚上十點回家整理”兼差工作”內容並準備”正職”隔天要煮的菜,到一點多睡然後隔天六點又要起床……..

 

一開始煮夫的生活也有四個月”產後憂鬱” ,每天哭滿2小時 (早上7-9點時候獨自在家落淚神傷) ,柏嘉心理師原來身兼兩個諮商中心主任,原本是小主管,職場生活中有部分的世界繞著自己轉,轉職成家庭主夫之後,變成要以太太和孩子為中心轉, 心裡很難調適。心理師做十年家庭主夫的心得是: 每個媽媽都不容易,要覺得自己是個夠好的媽媽,夠好就可以了,沒有任何一個母親是完美的! 

 

教養的挑戰

 

當你以為你是一歲兒童的專家,孩子已經兩歲了,當你覺得對三歲小孩的心理掌控游刃有餘時,小孩又五歲了,好不容易掌握低年級課程要怎麼教,小孩卻五年級了,終於學到了和高年級兒童變成麻吉的方法,兒童已經變成國中生不理你了!! 我們做父母的,永遠都只能跟在孩子後面跑,跟他一起成長一同學習,每個父母都是生完小孩之後才開始學做父母。

 

另外還要強調一點: 沒有一個教養方式是完美而且可以一體通用的! 教養的過程中有太多變數,用的人是誰、使用對象是誰、生活背景和文化環境有怎麼樣? 不用執著找最好的方法,而是找最適合自己的方法。

 

什麼時候教養方法需要更新?

 

正向教養的祖師奶奶 Jane Nelsen說,「只要你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感覺到十分痛苦,那必然代表你的方法需要調整」十分痛苦我們可以這樣定義:連和孩子待在同一空間,都覺得很不情願,那就算十分痛苦。 為什麼會覺得很痛苦呢?我們舉個例子: 可能有人會希望孩子的大小事情都要在自己的掌控內,但是孩子長大了,越來越有自己的意見(越來越不乖),這時一樣期待孩子聽話的父母,就會十分痛苦。教養沒有對錯,但是絕對需要不斷的更新。舉個例子:同樣是過馬路,不同年紀我們有不同的做法,一歲時要抱著、三歲要牽著、十歲了要放手讓孩子自己過馬路,如果有個人決定揹著十八歲好手好腳智力正常的兒子過馬路,然後說帶孩子好苦啊~~您會覺得這樣子正常嗎??在教養中會建議父母從孩子聽得懂可以溝通之後,就要升級努力目標:從追求孩子的聽話與服從,走向贏得孩子的認可與合作

 

什麼是聽話與服從呢? 就是用獎勵和懲罰的方式讓小孩配合。用個大家常見的例子: 幼兒搭高鐵吵鬧不安,媽媽一直”噓”或警告”再吵!車掌小姐過來抓你!!” ,孩子很快就知道媽媽只敢”噓”不敢打他,車掌小姐也不會過來抓人,精明的小孩一兩回就能知道其實沒有人能拿他怎麼辦。也有很多家長用糖果餅乾來利誘孩子,讓孩子配合,這得要在孩子還有想零食的前提下才有效 ,不想吃的時候就無效了,兩歲到五歲還行得通,十歲的還會因為有巧克力裡你嗎? 不要養成孩子:為了前面的好處前進、 或為了後面有處罰而前進,要先想”你要教的是甚麼” 再想你要怎麼教 以高鐵車廂為例:不是只叫小孩要安靜 ,而是教孩子 “要考慮到其他人的感受,這是人與人之間相處最基本的尊重” 。當然我們這樣跟幼兒講,他們不可能聽懂的,柏嘉心理師說他的方法如下:抱著孩子在車廂走一圈,並陪孩子數有幾個人在睡覺/休息。數完了之後問孩子:「如果半夜睡覺被吵醒,你會不會覺得很生氣或因為還很想再睡而哭哭?」 孩子:「會可是把拔我沒辦法安靜那麼久!」 爸爸:「除了考慮別人的需要, 我也要考慮到你的需要,你的需要對爸爸來說很重要,你如果有需要可以舉手我們到車廂和車廂中間聊聊天,那裏不會吵到人。」孩子於是馬上舉手說要出去車廂中間和爸爸說話。就這個過程來來回回數十遍之後,可以養成孩子兩個概念 (1) 有需要爸爸媽媽幫忙陪伴時要說,爸爸媽媽會聽也會視情況幫忙 (2)自己的需求很重要別人的需求也很重要。 雖然辛苦,但最後我們就不需要用規範、處罰、獎賞……等等外在的事物來要求孩子”你得在高鐵上安靜不大聲講話”了

 

另外一個實例分享: 柏嘉心理師全家在孩子小時候到餐廳用餐時 ,孩子吵鬧不會用手機或平板安撫若孩子已經坐不住了孩子可舉手父母會輪流帶出去數車子、走一走,這個過程中,孩子有滿足他起來動一動的需要,餐廳的其他人也可以不受打擾繼續用餐。終於有一次柏嘉心理師的孩子問他: 「為什麼我們來餐廳,爸爸媽媽都要一直出去帶我們坐在外面數車子? 爸爸說:「如果你們覺得可以我也很想坐在裡面久一點好好吃頓飯。」孩子:「那我今天可以陪你進去坐,你可以吃久一點。」 大人的需求沒有高於孩子的需求,小孩認同大人的想法之後,大人小孩是能夠合作的合作與聽話是不一樣的。如果今天朋友聚餐,先生席間高談闊論說: 「我們家能順利運作是因為我太太特別”聽話”。」試問太太聽到的感覺會是愉快的嗎?  聽話只需要考慮一個人的想法和需求合作是考量到大家的想法和需求,沒有誰上誰下、誰主誰從、更不是誰貶低誰而是我們有一定的重要性,我們的關係是平等的,我的想法和你的需求都要被重視被處理。一個家最舒服的狀態就是全家一起合作的狀態阿德勒心理的這一派很強調父母與孩子的關係是平等的

 

夫妻觀念不同調時怎麼辦?

 

先生不認同或做不到 那媽媽自己先開始做孩子會適應的 看到媽媽知道是”平等可以溝通” 看到爸爸是”要乖要聽話”。這樣的狀態也不見得不好,就像孩子對保母、對老師、對阿公阿罵的態度和表現都會不同一樣,這是十分合理也常見的。心理師比較強調的是二歲的孩子就可以溝通了小孩只是還不知道如何表達而已,所以我們的話語要簡單,動作要清楚。像是托嬰中心保育員教小孩:「我們可以哭哭 我們到外面哭哭(抱出去) ,不哭哭再進來(抱進教室),哭哭在外面 (再抱出去), 裡面不哭哭(再抱進來) 。」 多重複幾次,兩歲小孩一樣了解大人的意思。等到爸爸發現媽媽不用打不用威脅不用大聲,小孩也可以聽話,爸爸的觀念就可能會慢慢調整。 

 

感受一下不同的語言帶來給你的感覺

 

•沒問題  很好  喔~原來如此  謝謝你告訴我  你可以幫我一個忙嗎  我這裡需要幫忙  很謝謝你  可以 我喜歡你用的這個紅色  我喜歡你寫的這個字  我看到你很用心  謝謝你的幫忙  我需要你的一個協助  謝謝你告訴我  我們一起試試看   你想在試看看嗎?

 

• 我說不行  我說不行就是不行  停!  不可以   停下來!  你在幹嘛? 喂!!!   不要這樣  我不喜歡這樣  這裡不對  這裡錯了改過來  這裡擦掉重寫  快一點  你可以再快一點嗎? 你有什麼問題?  你到底是怎麼想的? 

 

這兩組詞句給你甚麼感覺呢? 上面那一組感覺是愉悅、被肯定、放鬆 —> 可以拉近我們和孩子的距離,下面那一組感覺是煩躁、委屈、疑惑、討厭—> 會讓孩子自然而然想和我們保持距離。當然不是說我們完全不能在親子相處中講下面那一組詞語,但當親子相處幾乎都只有下面那一組的詞語出現,孩子的感覺麼會好呢? 

 

使用讚美、肯定、勉勵、和感謝這一組詞句的使用時機標準不用很高,我們每個人都有雞蛋裡挑骨頭的天賦,但是現在用挑出孩子做得好的地方 如果沒有一個字寫得好,你也可以稱讚孩子:你這一筆真直、你那一撇的長度剛剛好很漂亮! 畫圖也是,我們可以說”你這個紅色用在這裡很漂亮”、”我很喜歡這個黃色給我的感覺,很溫暖” 。 我們的稱讚和鼓勵要具體要真誠,孩子真的可以感受的到! 語言是會帶給其他人感覺的使用錯誤的語言和態度孩子感受不舒服,自然無法產生想要和我們合作的動機教養要從安頓孩子的情緒開始當孩子視大人為一個威脅時他的耳朵和大腦都不會打開的

 

正向管教的觀念

 

正向管教的觀念從阿德勒而來,阿德勒認為: 所有的行為都指向兩種感受的追求

(1) 我有能力做點什麼(成就感) : 自己怎麼看待自己 我能不能用正向的角度看自己 我有沒有能力 我是不是一個有用的人我可以喜歡自己的地方

(2) 被某人愛著/需要著 (歸屬感): 我是否有在一個很重要的連結(父母/夫妻/親子/同事/長官屬下/客戶)我與別人的關係如何在和他人的關係中有沒有可以被正向肯定的地方?

 

阿德勒很重視行為的背面,為什麼這個行為會產生? 是因為這個行為提供了成就感? 還是這個行為提供了歸屬感? 如果現在這個人的行為不盡理想 ,是否有辦法提升這個人的成就感或歸屬感? 舉個例子來說: 孩子沒辦法專心寫功課他是遇到什麼問題呢?  是因為作業太困難使孩子太沒有價值感? 或是她有其他心煩的事情(有其他歸屬感或成就感更大的事情讓他不能專心)?  有些孩子在父母衝突或經濟不穩定的家庭他在成就感和歸屬感都有欠缺當然無法專注在自己的課業上。這就像是問題背後的問題,當孩子的家庭關係或經濟情況不能穩定下來時,即使找一個人一對一的在課業上輔導他,孩子未必會有明顯的進步,但當他的根本問題改善了,成就感及歸屬感有所提升,不用額外補救教學,孩子的成績和學習狀況就有起色了。

 

再來講講心理師怎麼看待”網絡成癮”這個新興文明病。網路成癮是現在常見的親子衝突點之一,青少年玩手遊,很容易透過寶物、分數、升級等等在遊戲中的回饋,立即感覺到自己變強、得到即時的獎賞。如果青少年正好在真實世界得不到成就感, 就很容易陷入手遊世界。手遊的虛擬世界也可以創造很強的歸屬感,在現實生活中如果遇到了壞人,可能很難有人為你挺身而出,但在遊戲世界裡,多的是同伴願意為你擋刀、陪你一起打怪、在你需要時幫你補血。有些青少年父母硬要關閉電腦時,可能會出現不理性的行為動作:他正在跟同伴攻城掠地打仗到一半,現在如果下線 ,同伴就死光了!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也會大打折扣,孩子怎麼可能不跟你拚命反抗呢?

 

回到心理師如何評估是否網路成癮: 看這個黏在手遊上的人,在真實世界中是否能得到其他肯定的方式?如果青少年在課業上也可以得到成就感,那頂多只是很愛玩遊戲而沒有到成癮的程度,如果這個孩子他功課不好但是體育很好,是籃球的校隊,那麼看看他把校隊練習跟打手遊的重要性哪一個放在前面,如果這個孩子很清楚的知道校隊練習的團隊合作比打手遊的團隊合作要更重要,那麼我們也不必擔心這個孩子會網路成癮。各位的另一半可能也有人很喜歡打電動,他會為了打電動而不工作不吃飯嗎?如果不會的話,在某個程度以下就放過他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