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韌性(上午): 陳品皓心理師

未來孩子可能在半虛半實的空間成長,生活中有許多許多的事情都可以在網際網路上完成。

2017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統計:未來會消失的行業很多,譬如Google assistance 親自打電話給供應商約時間,約好後自動登記在行事曆,所以就不需要業務助理這個工作。Tesla自動駕駛加上叫車APP,說不定之後司機這個行業也會被淘汰。還有一些已經是現在進行式,像是客服,已經有三分之一到一半的客服工作是AI和機器人完成了。

而跟人的黏著度比較大的行業/需要面對面的工作,比較會被保留下來。

在這個資訊爆炸新科技層出不窮的世代,家長會期待孩子能終身學習,而且不是只有在課業上學習。

面對不可知的未來,在教養過程中如果太制式的話,問題會更多,違反亂數原則。我們先來解釋一下亂數原則:  請各位在下圖中,用30秒依順序找到與唸出1-54。看起來是一個很簡單的工作,但是要在30秒內完成真的有困難,對吧?

 

 

為什麼呢?因為這是一個亂數表,完全沒有順序不照規則,無法預測下一個數字會在什麼地方。我們的生命就像亂數,無法預測與控制,生命會自己呈現它的內在法則,而這個內在法則我們就可以把它叫做是韌性

 

現在我們請各位想像一個場景: 你是一個傑出校友,畢業之後在職場上小有成就,因此畢業五年後學校邀請你回去跟系上的學弟妹做個演講,你會想要勉勵他們什麼呢?

 

 

各位講的答案其實跟老師之前每一場去演講聽到的並沒有相差太多。我可以把答案約略統整成前四點,第五項可能是講師內心的吶喊,第六項是一個我們都知道,但是常常不好意思說的社會現實。我們還是講前四項就好了……




請問這裡面有提到成績嗎?沒有! 那各位爸爸媽媽,你們現在這麼重視成績,甚至還可能因此打壞了小孩的學習胃口,到底是為了什麼?到底什麼重要的特質,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要養成的,我總結成三個方向,放手做、敢犯錯、有效果。

 

108課綱強調素養, 但到底什麼是素養?真的定義起來蠻抽象的。但是如果要用一句話做總結,那就是要有足夠的知識、合宜的技巧、正確的態度,所以成為某一個方面的專業,並且在那個專業取得優勢。舉個例子來說: 麵包師傅他知道很多做麵包的食譜(知識),而且他有能力照著食譜做出好吃的麵包(技能),而在這日復一日習做麵包的過程中,他了解在不用食品添加物的前提下,要做出好吃的麵包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因此他對所有健康美味的食物,都抱持著敬重之心,也期盼自己能做出這樣的麵包(態度),這三個合在一起,就是一個麵包師傅的素養。

素養類似概念,教育部給出一個素養核心概念,要什麼教材學校自己決定。


講完十倍速時代的終身學習,再來我們講親子關係。 大家知道親子關係其實絕大多數家庭會有一個大同小異的方向嗎? 我們常用折線圖(走勢圖) 看趨勢, 親子間的關係也會像股市一樣有個走勢圖。

黃:學齡前到中年級,那個時候親子關係還不錯,如果比喻到股票巿場,是在走多頭格局。

橘:高年級國中到大學,親子關係就像是在走空頭格局,而且是十年長空,無止境的跌,你以為關係已經跌到地板了,不好意思,還有地下室! 地下室還從B1到B5 !!! 這時候怎麼辦?只能夠用心經營、逢低買進,反正也只能買啊! 因為賣不掉啊!  

藍:大學畢業至成家立業後,這時關係就會慢慢的回溫。

 

 

所以各位,如果孩子正處於黃色時期,請好好珍惜你們親子相處的點滴片刻,那會是你以後面對叛逆青少年的重要養分,如果現在家裡的孩子已經處於橘色時期,請記得要好好照顧自己,才能等到藍色的時候。

 

Adam smith (亞當.斯密) 是一個很有名的經濟學家,除了國富論之外,他還有另一本著作「道德情操論」,裡面提到: 人都是自利( self interest)的,覺得自己是值得被愛的人,想去追求被肯定的方式。這樣的心態其實很好,人想追求被稱讚被喜歡,這是內在力量趨動的來源之一。

 

 

在遇到伴侶之前,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人際關係連結,孩子也需要被父母稱讚被父母喜歡,因此九成以上的孩子會想討好父母。但是即使天性傾向如此,為什麼親子之間還會有這麼多的衝突呢?因為小孩和青少年,真的很白目!

 

我們先來看下面這張圖,請問你看到右邊那部分,是先看到K,還是先看到A?左邊那部份,是先看到A,還是先看到K?

 

 

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大人,右邊是先看到K,左邊是先看到A,大人習慣看大字,因為我們看事情通常先看全貌,再去關注細節,這是生活經驗累積,讓我們學會了先抓重點。

 

可是多數的小孩是相反的,他們在右邊是先看到一個個小小的A,同樣左邊是先看到一個個小小的K。小孩看習慣先看小字,注重細節,沒看到大局,只在乎他想要的東西

 

老師講了一個他兒子小時候發生的趣事: 兒子跟爸爸吵著說想要養狗,爸爸說了很多理由,結論就是不可以養狗就對了!! 兒子聽完爸爸的長篇大論之後,思考5秒鐘,問了一句經典的話:「 所以爸爸死掉了之後,我們就可以養狗囉?」

 

我們可以從這個例子裡看到小孩的線性思考模式 :爸爸不給我養狗→爸爸死了→可以養狗。這就是白目,因為經驗不足而得到錯誤的結論,或是重視的點跟大人期待的完全不同,這是親子衝突很重要的來源之一。但是小孩會十歲就得到了大人三十年的生活經驗嗎?當然不可能,因此小孩都是白目的,小孩的白目,需要大人給予包容與理解。

 

接著講點手足競爭的議題: 八歲前小孩大都很自私,但八歲後就會要求公平對待 ,會為了不公不義的事爭吵。相信手足在家裡吵這不公平、那不公平的事情,也是很多父母的一個壓力來源之一。在這裡提供兩個原則給各位教養孩子。

 

可以分割的物品,譬如說一個蛋糕/一包糖果,可以先給一個人分,但分完之後要讓另一個先選,你分我選,這個技巧叫做「無嫉妒分割」,是有學理根據的。

 

 

不能分割的 (通常是使用權,譬如說兩個小孩吵著同一個時間要看電視,但是要看不同的節目,或是兩個人想要對方陪玩電動,但一個人要玩馬力歐賽車一個人要玩馬力歐派對),這時可以給小孩做家事競價拍賣:願意付出比較多家庭勞動的,可以取得優先權,但是這些家事一定要事前先完成,因為小孩看完電視或打完電動之後,通常會耍賴!

 

 

孩子們也可以從這樣的活動中學會,想要這個東西使用權,必須付出勞力與代價,這也會是一種經驗學習。但這個遊戲低年級以上才適合(年紀太小可以負擔的家事太少),而且比較小的孩子分辨能力沒有那麼好,學齡前會建議直接做規範(不能看電視,不能打電動,爸爸媽媽說不可以就是不可以,因為這對眼睛不好)。

 

再來講一個在教養上越來越被關注的問題,那就是「給不給手機」。根據老師上講座的心得,幾乎每一個家長在小孩進入高年級之後都會被問這個問題,高年級的孩子,已經有能力去反抗你的規定,甚至已經發展出陽奉陰違的技巧,所以老師告訴我們,通常還是會「給手機」,但是要有條件的給、有限度的使用手機

 

在和孩子共同決定要不要給手機、或要怎麼使用手機的過程中,不要把要求只看成要求 ,而是可以有這個機會來訓練孩子的談判和溝通技巧,以及要求他自我約束的能力。

 

 

談判:今天家長我的心態是開放的,孩子如果想要手機,你得要說服我可以接受 (提出要手機的理由,有手機的利弊,使用手機的原則,和你拿到手機之後自我約束的責任)。如果後來只說得到做不到,孩子要承擔後果並付出代價(Ex. 手機收回來) 。講清楚後,孩子就會比較有現實感,會知道很多事情不是只有「可以」和「不可以」兩個面向,也會學著去思考要溝通,要怎麼利益最大化,同時學到執行自己諾言的重要性 (不然又沒手機可用了),不要把手機這件事情簡化成非黑即白的給或不給,這些事前的討論和事後的履行,都是孩子很好的生活學習素材。

 

 

不過話又說回來,國小與國中時期,家長仍要嚴格控管手機,這個時候拿到手機,成癮或濫用機率較高,可以給,但使用時間與使用時機要嚴格規範,另外也能換個形式,說服孩子使用電腦就好,因為桌機一樣有上網的功能,而且更容易監控。高中後的孩子較適合給手機,他們這個階段比較不會網路成癮了,是因為有發展出責任(照顧男女朋友←這是老師舉的例子)、目標 (要發憤圖強考上台大遠離爸媽)、興趣(玩社團或才藝、甚至在社團中擔任重要職務或學才藝小有成果),當孩子的人生有比手機更重要的事,他就不會沉迷網路了。

 

給孩子手機之後我還會遇到一個常見的衝突: 要拿回手機時,孩子老是會要求再五分鐘、再五分鐘,到最後又多玩了20分鐘甚至半個小時,讓家長很不高興。我們可以先看看遇到這個要求時,不同的回應方式  (下面那三句屬於同理的使用,算是溫柔而堅定的正向教養,而做到這樣也很不容易喔~)

 

 

後來老師發現有一個更好更優雅的回應:「可以,你想在玩一小時都沒關係,但從明天的時間扣回來,明天不夠還有後天可以扣。」這時候孩子通常會心不甘情不願的把手機還給你,這個道理源自於諾貝爾經濟學得主丹尼爾 . 康納曼的重要理論之一,面對損失的恐懼厭惡程度,是得到相同獲利的愉悅的2~2.5倍,這個叫做「損失規避效應」,當孩子覺得沒有佔到便宜,甚至感覺到損失的時候,他遵守規則的意願自然就提高了。

 

還有孩子在歸還手機的時候,通常會對父母惡聲惡氣的,這時可以機會教育孩子「我們有約在先,你也只是履行你的承諾,你可以有情緒,我也接受你有情緒,但不可以對我臭臉或壞口氣,我沒有義務當你的出氣筒。」

 

或者可以更直接的問孩子「你現在是在對我生氣嗎?」人類只要被問問題,就會陷入想要回答問題的框架,孩子被這樣質疑之後,通常會愣了一下,然後就會理解到他這樣的行為是不合理的。


 

這堂課的最後,老師跟我們聊孩子說謊這件事情。人只要開始說話,就學會說謊,差別只在技巧的好壞。

我們常常很想學辨識實話和謊言的技巧,但事實上人類辨識實話和謊言的成功率大概只有54%,實證醫學證明了: 用字遣詞比較容易辨識是否說謊。

 

 

我們常用兩個故事來告訴孩子不要說謊,(A)是放羊的孩子 (B) 是華盛頓砍斷櫻桃樹。但是研究發現,聽完放羊的孩子,兒童他們體認到的重點是: 說謊被發現很可怕,會抵死不認說謊,或努力學習說一個好謊。但是聽完華盛頓的故事後,兒童會比較有勇氣承認說謊,因為他們感受到坦承可以得到比較寬容的對待。(呼應前面講的小孩抓重點的能力很神奇,故事也不要亂講)

 

 

金句:說謊是人性,坦承是選擇。

 

我們可以練習用以下的敘述來鼓勵孩子坦誠:「我知道你還不習慣,但如果你願意嘗試坦白的話,這對我意義重大,我會很高興。」「你願意試著面對自己的害怕,不逃避,這本來就不是簡單的事情。你願意嘗試是很棒的。」第一次講覺得怪怪的,但是這是對孩子正確的說話方式,多講幾次就會習慣了。

 

可是造成孩子說謊的那個原因,要因為孩子最後決定坦誠以對,而輕輕放下嗎? 老師建議一碼歸一碼,請告訴孩子:「我很高興你的坦誠,但你做錯事還是要承擔,你覺得你要付出什麼代價,才能讓我相信你下次會改善?」(再重複一下: 請注意是處罰原來做錯的那件事,不是處罰說謊這個行為)

 

 

鼓勵孩子說實話的技巧,其實就兩個部分:

(1)增強道德良知:告訴媽媽,我該不該相信你、你有多大的自信向我說實話?
(2)降低擔憂無知:坦承本來就很難,而我相信你有這個能力。

 

這堂課末尾還有一些互動遊戲,因為很難用文字描述,筆記就寫到這裡為止了!